中国文化名家走进茅台,为深入推进“文化茅台”战略建言献策

发布时间:

2020-05-15

来源:

作者:


  8月17日,2018年中国文化名家茅台行——文化茅台论坛在茅台集团召开。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赵书跃,茅台集团副总经理杨代永、茅台集团总经理助理游亚林出席会议。

  会上,赵书跃首先介绍了茅台集团的生产经营情况及近年来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并表示,各位老师是当今文学文坛的顶尖人物,堪称大家,茅台倍感荣幸。今天的交流会更像是一场综合性的讲座,对茅台来讲受用无穷,期待能早日见到老师们笔下的茅台,也期待各位的笔下能散发出关于对茅台文化、思想、理念探究的灵感。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赵书跃发言讲话

  ▲茅台集团副总经理杨代永发表讲话

  著名作家余华,著名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东西,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博导、著名评论家陈晓明,北京大学中文系书记、著名评论家、教授、博导金永兵,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著名评论家、教授、博导张清华,中山大学中文系当代文学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评论家、教授、博导谢有顺受邀出席会议。

  

▲参会嘉宾围绕酒与文化的关系、文化茅台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

  余华表示,回顾茅台历史,是茅台酒拯救了中国的白酒。此次来到茅台,感受到茅台集团与其他白酒企业相比更具特色,茅台酒用牺牲产量的理念来保证质量,在价格控制上也很谨慎。在谈到推广酒文化的造诣时,余华认为,法国波尔多地区也对产品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茅台可以学习一点法国人的国际化视野。陈晓明这样理解茅台酒精神:尽善尽美,永远卓越。在看到茅台人坚守着如此复杂、传统的生产工艺后,对茅台的崇敬之心更胜从前。他认为,酒和诗,酒和亲情、友情,同属于有爱的美学,是中国文化极大的境界,茅台在中国文化的体系里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后现代文化与茅台文化战略、品牌战略的融合值得进一步思考与研究。张清华表示,2012年来茅台时就非常难忘,再次访茅台,对茅台生产工艺流程、企业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茅台酒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酒,茅台认真做企业、做产品,代表了我们国家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当代茅台酒有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在当前如此多元消费的环境下,茅台酒仍是紧缺。茅台酒在自我定位上,坚持品质,是当之无愧的酒中之王。玉液琼浆,只应天上有,落入凡尘,也要让普通人经常尝一尝。

  ▲谢有顺为茅台赠送书画作品

  谢有顺表示,酒是文化人心心念念之所在。茅台酒产品质量好,文学史上走得远、飞得高的作品受到广泛阅读。茅台重视文化宣传,在自己文化建设上的高度,不卑不亢,始终站在消费者角度。在中国白酒文化传承的使命上,茅台有着区别于其他酒企的实力和高度。参观茅台,感受到茅台工匠精神,对产品精益求精,做到极致,茅台做出了最好的示范。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茅台能坚持品质、声誉,尊重和回馈消费者,茅台的坚守,背负了非常深的责任。金永兵表示,中国酒企之多,酒品之多,但能成为广大消费者心中的经典是不多的,只有茅台称之为经典;当代文学经典也是不多的,随着时时间推移,经典性才能慢慢显现出来。时代标高的文学作品有着传承的任务,今天的茅台为这个时代的酒文化产品作了一个标杆,期待茅台把经典品质传承立起来、传下去。

  “文化茅台”论坛是茅台集团2018年“中国文化名家茅台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不断丰富茅台文化内涵,深挖茅台品牌的文化因子,传承传统经典文化,汲取现代优秀文化,深入推进“文化茅台”战略,特邀请中国文化名家对文化茅台建设建言献策的交流活动。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是企业发展与创新的不竭动力。茅台在长期的发展实践中,自觉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积淀和发展,逐步构建起了独具茅台特色文化体系,为茅台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