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业探底后“弱复苏” 茅台、五粮液高管逆向降薪

发布时间:

2020-05-15

来源:

作者:


     白酒行业下行已经三四年了,从近期上市公司的公告信息中,可以看到,公司对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乐观的描述,认为行业正处于周期性底部区域,其发展由快速下滑转入相对平稳发展阶段,呈现出探底弱复苏的态势。

     在这种背景下,公司究竟是什么状况,行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公司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什么变化,当地政府对酒企有什么新的政策引导和扶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仁怀等为代表,试图进一步挖掘白酒行业的发展前景,为投资者做参考。

     白酒行业经历了三四年的调整,2015年,大多数白酒上市公司熬出了头。

     不仅是贵州茅台,五粮液也下调了高管薪酬。据五粮液2015年年报披露,其高管薪酬从2014年的1374万元降为2015年的894万 元,董事长刘中国的薪酬降幅约25万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和2013年相比,包括刘中国、总经理陈林在内的几位高管2015年所得薪酬几近 “腰斩”。2013年,刘中国薪酬高达210万元,连续两年下调后,2015年为112万元左右。

     在五粮液对2015年的总结中,记者发现了公司对行业发展的乐观描述。五粮液总结称,白酒行业“正处于周期性底部区域,行业发展由快速下滑转入相对平稳发展阶段。行业呈现出探底弱复苏的态势。”

     好不容易熬到白酒行业触底回暖,为何高管年薪却下降?对此,五粮液董事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对记者解释称,作为国有企业,高管薪酬的下调也 受到“限高令”的影响,大股东的薪酬是根据政府下发文件进行核算的。据该工作人员介绍,下发文件中“分了相当多细指标,算法比较复杂,考核指标中,每一项 的权重都没有超过5%”,所以高管薪酬并不能直接与业绩增减成正比。

     品牌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

     从已披露的白酒企业“成绩单”来看,大部分都在释放一个积极的信号——白酒行业不再是艰难度日了,不少企业都提到在2015年内,“中低速平稳增长成为白酒行业发展新常态。”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在已公布年报的白酒企业中,除古井贡酒、酒鬼酒以外,其他酒企的毛利率都在下降。

     事实上,自2013年白酒价格断崖式下跌后,近期虽有回升势头,但都长速较慢。

     对此,白酒营销专家孙延元分析称,“不敢大幅涨价,经销商环节成本升高,酒企的毛利率就会降低”,但这或许会随着此次“弱复苏”得以缓解。

     进入2016年,五粮液出台一系列措施力挺价格;贵州茅台一季度营收超100亿元,业绩增速重回两位数增长,还祭出了保价新招;泸州老窖同样迎来“开门红”,今年将对产品价格的管控更加严格。

    “今年的弱复苏和去年的弱复苏不一样。”在孙延元看来,2016年的“弱复苏”更具有“强分化”的趋势,今年将是强的品牌越来越强,弱的品牌会越来越弱,不上不下的品牌生存更加困难。据其预测,去年增长势头好的企业,今年还会继续提价。

    孙延元说,“白酒6000亿元的市场,以前大部分是靠100元以下的单品在支撑,现在已经发生了改变,随着消费升级、转型,100元及以上的单品、品牌会生存得越来越好,品牌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